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fengcai/zn_bjzkbdfyy/来源:零售金融频道作者:程文摘要大客户的存款营销既难拉,又难留;长尾客户海量,需要批量营销。拉存款需要齐头并进,变线性思维为指数型思维!一到月底季末,朋友圈一眼望去,都是各种拉存款的段子——自黑的、悲情的、搞笑的都有:“存万,现场表演啤酒连吹6瓶,不打嗝的;存万,现场生吞螃蟹15只,不吐壳的;存万,现场表演摸电门半小时,不颤抖的……”、“我们的口号是——宁可玩死自己,也要饿死同行。”等等这些段子,看似云淡风轻,其实背后折射是银行人在存款面前的集体性焦虑。当前的银行存款考核,重心已经从“时点”调整为“日均”了。有人形象地说,“日均”是银行的里子,是长期目标;“时点”是银行的面子,是短期目标。存款考核的重心变了,但存款指标难做的现状,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变。如果只有业绩差的银行人焦虑,也就罢了,关键是业绩好的银行人也同样焦虑。为什么业绩一向都很好的人,在存款面前,也很难淡定呢?但凡资深的银行人,都有这样的经验。比如,就算你之前几个季度,业绩都还不错。但突然间几个大客户的存款同时流失,瞬间掉几千万,甚至上亿,也不是没有可能。特别是在月底季末的关键时刻。这种“黑天鹅”事件一旦发生,存款基数就会受到巨大冲击。为了防止出现大客户“集体踩踏”的意外,谁也不敢掉以轻心,只能是拼了命地多拉一些。但新的问题又来了,如果一不小心拉多了,业绩暴涨,又可能出现另外一种情况,就是上级行会以为你能力太强,或者客户基础不错,还有巨大的潜力啊。于是,明年,或者下个季度,存款指标又要涨了……这就是当前大部分银行人,关于存款营销的宿命。存款营销带给银行人的,除了焦虑,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痛。前不久,一位美女行长给我